天津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津残工委办[2004]17号
全文有效
2004年12月29日
各区、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各地方税务分局:
根据《天津市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办法》、《天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81号)的有关规定,自2005年起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委托天津市地方税务局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以下简称“保障金”)。现就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代征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单位”),在地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安排残疾人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应缴纳的“保障金”由地税机关代征。“保障金”按属地原则缴纳,中央及外省市驻津单位按照本市规定执行。
二、年审机构和范围
对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的审核认定,由市和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负责。2005年3月31日前,各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所负责在当地地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单位的年度审核工作。市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负责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市地税局直属分局办理税务登记单位的年度审核工作。
三、审核认定
经市和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审核认定,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向其出具《天津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
经年度审核认定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向其出具《达比例单位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证明》。
对有关部门认定为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会福利企业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免征“保障金”。
《天津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和《达比例单位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证明》各一式三联。第一联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留存,第二联交给单位,第三联送达地税机关。
四、对减、免、缓缴纳“保障金”单位的核定
对缴纳“保障金”确有困难,符合《关于减、免、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暂行规定》条件的单位,经核准后,市或区、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向其出具《减、免、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认定书》。
《减、免、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认定书》一式四联,第一联市或区、县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办公室留存,第二联交给单位,第三联送达地税机关,第四联报送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备案。
五、代征期限和办法
2005年“保障金”征期为4月1日至5月31日。
地税机关依据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出具的《天津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和《减、免、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认定书》,对应缴纳单位代征“保障金”。对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出具《达比例单位免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证明》的单位,免征“保障金”。
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对不按规定参加年度审核,经公告督促后仍不执行的单位,按未安置残疾人就业计算,向地税机关送达《天津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由地税机关全额代征“保障金”。
六、票证的使用和销号对账
地税机关代征“保障金”统一开具六联《税收通用缴款书》,并及时做好销号和对账工作。
七、宣传工作
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市地税局,将联合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宣传,通过报刊向社会刊登代征通告。各地税分局也要按照全市工作部署配合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做好宣传工作,并在办税服务厅(所)显著位置向单位做好通告宣传。
八、工作要求
1、代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审核认定工作,由市和区、县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负责;代征工作由市地税系统计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和地税机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建立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代征工作顺利实施。
2、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要按照政策规定和要求规范操作,做好对单位的年度审核认定工作。
3、地税机关要按照缴款通知核定的金额进行代征,对在征期内未及时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做好催缴工作。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号)和《天津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天津市税务局关于非...
为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降低征纳成本,国家税务总局建设了全...
为落实《市医保局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市税务局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津医保局发〔2022〕61号),做好本市城乡居民基本...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1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31号修改)规定,结合...
一、保障刚性住房需求 (一)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用好国家奖补政策,支持新建、改建、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