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税务:“望闻问切”有效防治增专票虚开乱象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25日
来源:甘肃省税务局
本网讯 近年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犯罪案件已呈现从沿海发达城市向内陆城市转移的趋势,如何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规范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是当前基层税务部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近期,金川区税务局排查出8户纳税人利用虚假地址注册企业并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该局主动出击,利用“望闻问切”多项手段有效防止了虚开行为,切实规范税收征管秩序
“一望”,注重核实,加强宣传。2018年以来,减税降费的税收新政陆续出台,为了让广大纳税人应享尽享税收改革红利,该局积极组织干部做好下户宣传辅导工作,并在宣传辅导中及时掌握纳税人的基本情况。2019年4月,在对8户新办企业进行下户时,发现该8户企业注册为相似地址,经和注册地址小区物业部门联系,确认注册地址为虚假地址。
“二闻”,获取信息,有的放矢。该局及时与工商登记部门取得了联系,获取了登记时提供的房产证书信息,经甄别为伪造的复印件。其次与公安部门联系,根据登记身份证号码识别,法人为江苏、内蒙等户籍,联系人电话号码均为外省号段,纳税人注册经营行业涉及金属及金属矿批发、百货零售等多个行业,且已领用200份十万元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我局认定该8户企业有很大的团伙虚开嫌疑。
“三问”,善于倾听,顺势而为。由于纳税人注册联系号码均无法接通,分局通过税控设备服务商获取了企业当时前来办理税控设备的人员,经多次与代办人员的约谈沟通,明确告知其注册虚假经营地址问题,说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后果,要求其想办法联系企业,将税控盘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交回,并从防伪税控和电子底账系统密切关注该8户企业的发票开具情况及5月征期的申报情况。
“四切”,综合分析,切准要害。经过综合考量,该局多措并举避免一次大量离线虚开发票,并将该8户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调整为D级,向纳税人无法接通的电话号码发送短信,告知其相关涉税事项,责令其缴回税控设备及发票。经过多方面的督促协调,分局通过代办人员追回了税控盘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及时将200份发票全部作废,5月申报期结束后8户企业均未进行纳税申报,且无法取得联系、查无下落,5月底该局将该8户企业转为了非正常户。
在当前税收营商环境下,防范和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工作,要放管结合,既要严格落实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不来即享”等改革要求,提供优质高效纳税服务,也要严格依法落实税收政策,加大税收违法打击力度,营造违法必究的税收治理环境,为此有三点启示:
一是对新办业户务必实地核实,准确获取信息。经过实地核实,了解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和金三注册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存在注册地址虚假不实或“一址多照”的情况,及时联系约谈法人,了解原因;如果存在法人对经营情况不熟悉的情况,一并约谈实际业务负责人来判断企业的用票真实性;如果存在涉税中介前来代办业务的,一并约谈中介人员,询问其是否了解纳税人相关情况,并判断利用中介代理掩护虚开的可能性,让纳税人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虚开增值税发票的严重后果。
二是构建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事中管控能力。对内建立虚开风险快速响应机制, 第一时间掌握纳税人发票核定、领用、缴销等情况,及时利用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监控,并通过电子底账、防伪税控等平台查询纳税人开票情况。发现存在虚开发票嫌疑的纳税人,对其降版减票或暂停其开具发票,实现对高风险企业或特定业务事项的实时阻断,进一步提高事中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强化数据分析,实现多部门的联动协作。通过数据比对,筛查存在有销无进、进销品名(金额)严重不匹配、顶额开具,八小时之外开具,以及一址多照、存续期较短、登记设立后短时间内发生较大金额的进销业务和“两头在外”的企业。对有虚开发票动向、疑点的企业第一时间研判风险、第一时间部署推进,同时不断完善部门协作,建立税务、市场监管、公安、银行等部门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防虚打虚整体合力。
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稽查局根据工作要求,通过“税务稽查双随机工作平台”,采取随机方式从税务稽查对象名录库抽取261户企业开展检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5〕58号)和《推进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实施方案》(税总发〔2015〕104号)文...
近期,甘肃省平凉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依法查处了平凉良瑞商贸有限公司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案件。 经查,该公司通过隐匿销售收入...
近期,甘肃省天水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依法查处了甘肃顺祥盛商贸有限公司骗取增值税留抵退税案件。 经查,该公司通过隐匿销售收...
本网讯 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进入攻坚决战期,定西税务尽锐出战,瞄准政策,优化方案,按照省局“三四五”工作要求,聚焦第9个“便民办税春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