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电子发票是税收治理的有力工具

税乎网站09-29评论

电子发票是税收治理的有力工具

2020年08月12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 版次:05        作者:谢波峰

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使得个人和企业的发票管理更加便利,企业和税务部门数字化发展更加深入。电子发票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工具。

回顾增值税发票电子化进程,可以看出,这是不断加强税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的过程,也是一个税收治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尤其是自2015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以来,发票电子化取得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绩,推进了税收治理现代化。

促进企业和政府部门数字化发展

电子发票开始试点后,迅速发展成为各行各业普遍接受的日常应用。笔者从京东、百望、滴滴等我国主要电子发票企业组成的“互联网+财税”联盟调研得知,2019年电子发票开票量预计超过50亿张,具有相当的规模。现在,电子发票适用行业从初期重点推广的电商、电信、快递和公用事业等,发展到了国民经济几乎所有行业。

多方参与的电子发票开放式平台初步形成。从2015年的“税控+第三方平台”电子发票平台,到2019年底增值税电子发票公共服务平台推出,税务管理部门、第三方税务服务平台、互联网企业平台和大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发票管理合作模式初步形成。并且,围绕电子发票平台,延伸出丰富多彩的增值税务和财务管理应用,个人和企业的发票管理更加便利,企业和税务部门数字化发展更加深入。

引领政府部门创新。深圳、广东、福建和云南等地税务部门结合区块链技术,开展区块链发票创新,推动财政、交通等领域票据的电子化。目前,财政电子票据、通行费电子票据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和实施,为国内外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中国税务的创新样本。

为税收治理现代化提供感性认识样本

电子发票已经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性工具,是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电子发票是数字经济时代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性工具。正如生产工具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核心特征一样,电子发票在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是数字经济时代信息管税理念的工具载体,是税收治理现代化在治理工具层面的特征。以电子发票为治理工具,在有效管理与便于遵从之间取得了双赢的均衡,为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甚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扎实的治理基础。

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体现了税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技术的统一协调。在治理理念方面,电子发票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制度层面,推动了增值税管理制度的完善,尤其是适应了营改增、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深化增值税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要求。在技术层面,充分应用了一代又一代的新兴信息技术。可以说,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实现了道、术、器等多层面的统一协调,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扎实推动税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电子发票的推广应用,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秀税务实践。运用电子发票,不仅有效提高税务管理效率,而且为纳税人提供广泛的、具有科技感、有温度的服务。电子发票在电商、交通、餐饮、住宿、快递等接地气的大众应用中,产生积极的效应,受到广大纳税人的欢迎。这一成绩的取得,使得国家治理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在税务领域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样本。

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税收治理需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税收治理的需要,电子发票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

去掉最后“一张纸”,推动营商环境改善。目前,电子发票使用全链条电子化衔接仍不顺畅,未能完全实现无纸化。最后“一张纸”的存在,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在电子发票的进一步发展中,应畅通电子发票使用的每个环节,使其真正实现电子化、无纸化,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此外,下一步数字税务发展规划中,税务部门应优化电子发票管理平台系统功能,尽量在发票管理中“隐身”,将如发票版式的个性化设计等主动权更多地还给企业。

实施鼓励电子发票发展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应从制度上扫清电子发票推行的障碍,实施鼓励电子发票发展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在运用技术手段加大对不法行为监控力度的同时,探索可行的经济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加入打击发票领域不法行为的行列,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维护诚信纳税环境。

推动政府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电子发票为抓手,从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等多个层面,推动政府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挥好电子发票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供需两侧、政企双方的作用,推动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税收力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执行所长)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