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黑名单”令违法者“悬崖勒马”

税乎网站09-29评论

联合惩戒违法失信典型案例:“黑名单”令违法者“悬崖勒马”

2019年11月18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不在规定的时限内接受处罚,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企业将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接受多部门的联合惩戒。以后,不仅贷不了款,还会限制乘坐高铁、飞机,高消费和出境,连出国旅游都不行。你自己掂量掂量,划不划得来?”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城市税务局稽查局办案人员在查处一起隐瞒销售收入逃避缴纳税款案件时约谈了被执行人老陆,向他宣讲上了税收违法“黑名单”的严重后果。

之所以会出现上面的情景,还要从对老陆公司的检查说起。税务局稽查局的执法人员在对老陆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涉及多起关于买卖合同纠纷的民事诉讼案件,而这些交易信息在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中均未体现。检查人员敏锐地意识到,其中藏有猫腻。按照这条线索,检查人员顺藤摸瓜,通过外调收集相关资料,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查实了老陆的涉税违法事实。在铁的证据面前,老陆承认他的公司在2013年~2017年期间采取隐瞒销售收入的方式逃避缴纳税款,涉案金额高达2100余万元。

2018年10月,宣城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老陆的企业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处罚决定书》,作出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合计700余万元的决定。

接到处罚决定后,心存侥幸的老陆本想以公司经营困难为借口继续与执法人员“拖延”,逃避缴纳税款。税务人员宣讲被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的严重后果后,老陆思前想后,觉得承受不起被列入“黑名单”并被联合惩戒的后果。于是,老陆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补缴了700余万元税款、滞纳金和罚款,企业免于因税收违法被曝光及联合惩戒。

“想不到逾期不缴纳税款会上‘黑名单’,而且后果这么严重。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信誉,企业信用被影响,实在不划算。”老陆说。

点评:

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的实施,增加了纳税人的违法成本,消除了违法纳税人企图采取拖延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的侥幸心理,促进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同时,信用修复机制也给企业提供了自我救赎的机会,刚柔并济推动税法遵从。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