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税务: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次终于分清了!

税乎网站09-30评论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次终于分清了!

北京石景山税务  2022-09-13 10:57 发表于北京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次终于分清了!

李会计:小景税官,求助~

小景:来啦,来啦~

李会计: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我遇到了难题——“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三胞胎”我分不清楚,快给我讲讲吧~

小景:没问题!由于这“三胞胎”太相似,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很多纳税人朋友都遇到过这样的疑惑,今天,小景就为大家详细地说一说~

一、关于“应纳税所得额”

01、什么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呢?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02、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呢?

答:实务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可以采用直接法与间接法两种方式:

(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03、“应纳税所得额”在企业所得税报表中如何填报呢?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4号)规定,《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9-20-21-22行金额。按照上述行次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本行按0填报。

二、关于“应纳所得税额”

由于“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名字尤其相似,因此,这对“兄弟”也是实务中特别容易混淆的地方。

那么,什么是“应纳所得税额”呢?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税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4号)规定,《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 23×24 行金额。

三、关于“应纳税额”

01、什么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02、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答: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需要注意,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03、“应纳税额”在企业所得税报表中如何填报呢?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4号)规定,《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8行“应纳税额”:填报第25-26-27行金额。

最后,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区分“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纳税额”,小景特意为大家制作了如下表格,让我们再来看看“三胞胎”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勾稽关系吧~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